在臨床的觀察中,不論是遊戲、工作或學習,親子互動往往出現以下幾種的情況:
1)家長依賴語言為主要溝通媒介;
2)如子女接受指示後沒有即時反應過來,家長往往心急即時糾正;
3)子女並沒有享受所謂的親子活動,感覺更像要逃離這種變成了特訓的活動。
家長往往都將這些互動過程中的「脫軌」歸咎為「行為問題」,於是亦「順理成章」地往行為管理的方向,例如使用糖果獎勵或給予行為後果,去解決所謂的行為問題,結果是孩子更為被動和抗拒與人接觸。
文文(化名)患有自閉症,今年5歲。他天資聰敏,遊戲時,常出現重覆行為,例如喜歡看高速轉動的輪子,或者喜歡將玩具由高處跌下。文文在家中常常不聽指令,也不願意和父母互動,卻喜歡在客廳中跑來跑去;高水平的活動量,讓家長以為他同時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ADHD)。媽媽透過朋友介紹,尋求 RDI 諮詢和指導。
我先邀請父母和文文進行一些有親子互動的活動,例如拋接玩具球、一起音樂創作等,並進行錄影分析。過程中,發現媽媽的引導較為緊張,要求文文跟足規則,而爸爸則比較放任,沒有給予清晰的指示,文文也因此跑來跑去,沒有跟隨指示活動。明顯地,父母都有著不同的引導方式。然而,父母二人的溝通和指導都是以語言為主。
過了一段時間的互動練習和諮商師的督導,父母都各自調整了的引導方式:媽媽學會放慢速度,減少依賴語言,多以手勢或眼神示意,重新聚焦在和文文的互動相處上;爸爸則留意引導前先整理好環境,避免文文分心;互動時多和文文拉近距離,提醒文文共同參與活動。最重要是,父母的改變減低了文文對互動的抗拒,就算間中走開了,也會很快回到父母身邊,親子交流的品質和時間都有所增長。
發展平衡的互動關係,最大得益莫過於孩子。子女能從父母身上學習社交的技巧,進而享受和別人分享、建立關係,這亦是父母所樂見的成長。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