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自閉症一直圍繞著幾個迷思。 這些誤解使自閉症患者很難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或是擁有一個支持性的社交網絡並過著他們想要的生活。 目前社會上對自閉症的誤解,讓他們感到孤立、沮喪和無助。
當我們在google搜索欄中輸入“自閉症”時,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關於自閉症的診斷和症狀的相關資訊。 但是,很重要的是要確保我們所看到的資訊是正確的。 為了幫助社會上對自閉症的認識,我們應該了解以下 5 個大迷思。
迷思1: 自閉症是一種疾病而且是可以被治癒的
多年以來,自閉症一直被視為一種疾病。 事實上,現今的一些醫學網站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它被歸類為一種發展上的疾病。 但是,這只是一個迷思。
事實是,自閉症不是一種疾病。 自閉症不同於癌症或是心臟病,因為它不是一種透過藥物或臨床試驗可以治癒的疾病。 在亞洲的 ASD 患者通常被認為“精神狀況不佳”。 因此,會讓社會將自閉症患者視為有病的。 所以我們會認為要去找醫生開藥和透過行為治療方法,希望能治愈自閉症。
但這樣做是行不通的,主要是因為自閉症不是一種疾病。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造成自閉症患者在與他人溝通和互動上能力的差異。 但這就是造成他們成為所謂自閉症的原因。 儘管是一種發展上的障礙,但在適當的引導介入下,自閉症患者仍可以擁有產能和獨立的生活。
對自閉症的人來說,自閉症就像是一種特性。這就是他們與眾不同的原因, 但不應該被視為是生病了。我們希望社會能擁抱自閉症和慶祝自閉症成為人類多樣性的一部分,而不是想要消滅自閉症或是治癒自閉症。
迷思2: 自閉症都擁有特殊天賦
患有自閉症的人常被認為是天才或是具有某種天賦~哇,你是自閉症,你一定有特別擅長的能力!
這是一個迷思,雖然自閉症有比較高的比例擁有特殊技能,但沒有自閉症的人也一樣擁有特殊技能。許多自閉症有非常好的視覺記憶能力,但並非所有自閉症的人都擁有獨特的技能或天賦。
自閉症光譜障礙,意味著自閉症特徵與另一個人不同。 每個自閉症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侷限,就像一般神經典型發展的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自閉症無法被分類,每個自閉症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迷思3:自閉症缺乏同理心,而且不想結交朋友
自閉症不會想讓人傷心。 事實上,自閉症對別人的感受非常敏感。 但是,在辨識和理解社會性線索上(肢體語言,聲調和臉部表情)的困難,造成自閉症的人們往往被誤解為是一個沒有情感的人,也沒有意願結交朋友。
但這根本不是真的!很多自閉症光譜上的成人和小孩是想要結交朋友的,也喜歡和大家在一起。但有件事讓他們困擾,那就是在社交環境中他們會不知道如何應對。自閉症的人們以他們自己認為的方式在解讀他人的情感和想法,使得他們在社交互動上顯得魯莽無禮,但他們真的不是故意的。
這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因為社交互動是很複雜多變化的。但是在家人的有效引導和練習下,他們也可以學習和提高他們對情緒的理解和社交互動是如何在這個世界上運作的能力。
迷思4:自閉症是因為疫苗接種或不適當的教養方式引起的
關於接種疫苗會導致自閉症的傳聞一直存在。 但是,這只是一個迷思。 沒有具體的科學證據能證明疫苗會造成自閉症。 研究人員認為,環境和遺傳因素才可能是造成 ASD 的主要原因。 直到今天,還是不知道造成自閉症的成因。
如果父母的教養方式不好呢? 這迷思也不是真的。 不適切的養育方式不會導致自閉症。 大多數有孩子的父母都會因為孩子是自閉症而自責,但他們不必這樣。 在RDI家庭諮詢師的耐心和適當的督導下,他們也可以成為最好的父母和孩子的嚮導。
關注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 (RDI), 以了解更多讓您學習如何有效的引導孩子並促進孩子的動態思考能力。
迷思五:自閉症無法學習
我們的大腦是有可塑性的,任何患有自閉症的兒童或成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學習和進步。 許多孩子透過治療可以學習到很多認知上的能力(數字、字母、數學、科學...等)。 然而這些進展是緩慢的而且是靜態的記憶,但透過像 RDI 這種以家長為主的有效介入法,孩子們可以學習到動態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建立更健康的關係,並獨立地駕馭生活。
患有自閉症的人一樣可以過上多采多姿和舒適的生活,只要家人堅持並運用有效的引導方法。 讓我們改變我們對自閉症的看法, 讓我們一起支持和促進神經的多樣性。
Comments